职教师资“三少”困局当前职教师资面临‘三少’的难题,三少的详细体现是,报考高校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少,该专业从事职业教育的结业生少,进入职教师资队伍的青年教师留下来的少。职业教育在招生就业方面面临的逆境,在师资造就和选拔上同样存在。
凭据同济大学对某大学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生举行的“职教教师身份认同度现状”观察显示,2012-2016年,该专业本科生进入职教系统的学生比例最高的年份仅为5.6%,2016年竟没有一个学生进入职教系统,近两年才开始有研究生进入职业院校,但进入比例并不算高。观察发现,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生对职教教师的身份认同度并不乐观;自我生长前途不大、社会认同度低、学生素质较差是滋扰职教教师身份认同度的主要因素;生长前途、待遇薪资、学生素质这三方面的差距使学生的就业偏向更倾向普教教师,在普教与职教岗位相同时机选择下,63.33%的学生更愿进入普教系统。一方面是高校结业生不愿意投身职教教师行列,另一方面是职业院校又面临师资紧缺的困局。
据浙江工业大学中国职业教育生长与评价研究院副院长陈衍先容,我国中职教师数量从2011的121.11万,下降到2015年110.18万,“总量呈下降趋势,数量仍显不足。”另据中国教科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马延伟先容,近年来,只管中等职业教育生师比逐年下降,但西部地域教师数量短缺仍较为显着,2015年西部中职院校生师比高达24.49。
看点02职教师资造就的前世今生我国职教教师体系化造就培训始于革新开放初期。到上世纪末,以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造就培训基地为依托,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普通高等院校二级学院共担的职教教师造就培训体系逐步形成。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石伟平教授回忆:“从1979年到1988年,我国先后新建设了20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这些院校在1994到2000年间经由合并、增补、更名,最终形成了8所规模相对稳定,兼具人才造就、职教研究、信息交流、服务咨询四大功效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1999年,我国职教师资开始从注重职前造就走向强调职前造就、职后培训一体化阶段。详细来说,就是在一些高校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除了培训也负担造就任务。
这就是今天一些大学中存在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它们负担本科、研究生条理的师资造就,好比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职教师资造就逐步由“独立”走向“开放”。为加速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2015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议将教育硕士的造就目的扩展到中职学校教学及治理人员,决议在“教育硕士”中新增“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偏向,开展“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造就事情试点。“从职教师资造就培训的生长历程来看,基本上是应急生长、应需生长,是被动生长,而非系统设计的效果,只管不完美,但具有真正的中国特色。”石伟平评价。
看点03职教师资造就培训面临的尴尬时至今日,当初“志在”造就职教师资的8所院校,“职教”烙印都在差别水平地消退。有的学校从名称上,已经看不出造就职教师资的“痕迹”。
好比,常州职业师范学院几经易名,成为现在的江苏理工学院;曾经的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也去掉职业技术和师范的光环,改为河南科技学院;剩余的学校,则多改称“工程师范”或“科技师范”。用石伟平的话说,对于许多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来说,造就应用型职教师资已经不是主业。近几年的情况愈甚,据石伟平相识,某职技高师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类专业,2000年有10个专业招生1052人,2015年已经淘汰到5个专业356人。
“在综合性大学,特别是‘双一流’建设的配景下,教育学自己就不是主流学科,恒久处于边缘化的逆境,职业教育、职教师资人才的造就,更是如此。本科生的专业面临淘汰,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没有扩大。”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王雯慨叹。
不仅作为职教师资造就的“专业户”——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职教特色在逐渐“褪色”,一些综合性大学也在不停缩减职教师资的造就“阵地”。这些普通高等院校的二级学院并没有真正获得高校办学的学科优势,反而因此抹杀了应用型专业的特色,并逐渐削减甚至关闭原本设置的职教教师造就专业。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在1985年即开始举行职业师范教育,在浙江省第一个获批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授权点,并成为浙江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国家职教师资造就培训重点基地。
谈起造就职业教育专业师资的感受,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院长邱飞岳说:“就全国同类学校而言,师资是造就既掌握专业,又懂师范教育的人才的最大桎梏。”“学科交织复合型专业要求多元学科配景,但这样的人寥若晨星,同时在学校进人门槛压力下,只能思量单学科人才引进+组建综合型教研团队的形式。
”浙工大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技术师范系主任杜学文表现,师资引进难、生存难、提升难,学科交织领域“夹缝现象”导致青年教师生长空间和上升通道狭窄。看点04破解职教师资之困如何破解职教师资之困呢 ?把职业教育学提升为一级学科或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学校教师胜任力模型,凭据专业教师、文化课教师、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分类建构;增强职教教师造就培训事情的研究,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专题研究我国职教教师造就培训一体化的制度与模式,当下尤其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互助,现代学徒制配景下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与方法。
“参照普教体系公费师范生学费减免的招生政策,就业时给予一定政策照顾,例如落户指标的增加、薪酬的增长。”孟庆国建议。“联合职业教育师资的职业性、学术型、教育性的特性,构建职业教育师资资格制度体系,为构建由高等学校、职业师范大学、企业、高等职业院校和社会组织多元协同的职业教育师资造就体系缔造条件。
”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院长潘海生呼吁。“进一步建设职教教师队伍建设制度、职教特色的资格准入制度、规范化的兼职教师引入制度。
”陈衍建议。兼任浙江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主任的邱飞岳先容说,为了破局,浙江工业大学和省师培中心在恒久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以“本硕衔接、双培一体、四环联动”为焦点的浙派职教卓越教师教育模式,以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师资保障需求。
教师质量是决议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人才造就质量的焦点要素。此次集会发出倡议: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当前我国职教教师教育事情与快速生长的职业教育形势还很不适应,还存在着教师选拔、体系建设、质量提升、政策支持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必须高度重视和研究解决职教教师教育事情存在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泉源:人民政协报。
本文关键词:愿意,当,职教,老师,的,人,越来越少,米乐m6APP,了,谈谈
本文来源:米乐m6APP-www.zhenghaoo.com